臺灣檔案學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一、時間:105年6月24日(星期五)9:00-17:00
二、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五樓 國際會議廳
三、出席人員: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檔案與手稿委員會
(其餘詳如簽到單)
四、紀錄:黃鈺婷
五、講者/主題:(一)薛理桂教授/專題演講:臺灣檔案學教育回顧與前瞻
(二)林素甘副教授/場次1-1:檔案徵集與鑑定研究回顧
(三)吳宇凡博士候選人/場次1-2:戰後台灣檔案館管理出版與研究回顧
(四)林秋燕副局長/場次2-1:我國電子文書檔案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
(五)王麗蕉主任&陳慧娉博士候選人/場次2-2:檔案編排描述與資訊系統研究回顧與展望
(六)林巧敏副教授/場次3-1:檔案應用與推廣研究回顧
(七)洪一梅博士/場次3-2:檔案的史料出版研究回顧與芻議
六、研討會活動概要:
本次研討會是由政大圖檔所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與中華民國圖書館協會檔案與手稿委員會協辦,邀請各界檔案專業人士針對臺灣檔案學界歷年來的研究主題成果進行回顧與研議,並發掘出有待探討的檔案學課題,並共同擬定出臺灣檔案學研究未來的發展重點和方向。
檔案為國家發展之歷史記錄,因其產生過程的自然性及其內容之真實與權威性,使得檔案不僅係歷史研究用以解讀、分析、考證並描繪史實重要資訊來源,更因其內容涉及國家政務運作與人民權益,遂為社會大眾了解社會發展軌跡、保障自身權益之稽憑。因此,檔案之保存與管理為古今中外主政者所重視,更為政權交替之主要依歸,其管理優劣不僅影響國家社稷歷史價值之構成,更反映政府行政效率之良窳。
為促進檔案管理實務提升,檔案學術研究發展成為推動實務參考之依循。我國於19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推動行政效率改革的歷程中,為求實務之推動「不致徒託空言而收運動之實效」,檔案學術研究因應而生,其主要目的在解決當下檔案管理實務問題,可知學術發展與實務為檔案管理一體之兩面,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臺灣自1949年以降,即積極進行檔案管理法制化之推動,然因時空背景的複雜與特殊性,致使臺灣檔案管理實務出現多元承襲及斷裂的現象,這樣的情形亦體現於相關學術研究領域,成為兩岸檔案學術發展特殊之處。
本次研討會為回顧臺灣檔案學術發展之情形與其成果,邀請兩岸檔案學領域學者針對1949年以後臺灣檔案學術於「檔案與檔案館管理」、「檔案徵集與鑑定」、「電子文件」、「檔案編排描述與數位資訊系統」、「檔案應用與推廣」及「檔案與史學料出版」等面向研究發展情形進行論述,從而凸顯臺灣檔案學術發展之脈絡、探尋臺灣檔案學研究未來之展望與方向,並期許本次會議成果對於臺灣檔案管理事業能有所建言。

【圖一、 研討會於政大綜合院館國際會議廳舉辦】
本次研討會的講座主題共分為一場專題演講及三場主題演講,專題演講為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薛理桂教授主講之「臺灣檔案學教育回顧與前瞻」,並由圖檔所胡歐蘭名譽教授主持。主題演講第一場次,則分別由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林素甘副教授主講「檔案徵集與鑑定研究回顧」(林素甘副教授因有事無法到場,委由王麗蕉主任幫忙報告),以及由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吳宇凡博士候選人主講「戰後台灣檔案館管理出版與研究回顧」,並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所長主持。主題演講第二場次,分別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林秋燕副局長主講「我國電子文書檔案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以及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王麗蕉主任和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陳慧娉博士候選人主講「檔案編排描述與資訊系統研究回顧與展望」,並由蘇州大學檔案與電子政務系吳品財主任主持。主題演講第三場次,是由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林巧敏副教授主講「檔案應用與推廣研究回顧」,以及由洪一梅博士主講「檔案的史料出版研究回顧與芻議」,並由國立政治大學周惠民主任主持。

【圖二、與會貴賓與講者合影,由左至右分別為:吳宇凡博士候選人、謝國興所長、王梅玲教授、檔案局林秋燕副局長、陳志銘所長、薛理桂教授、蔡明月館長、林巧敏副教授、吳品財系主任、王麗蕉主任】
薛理桂教授之專題演講,主要透過回顧臺灣檔案學教育的發展脈絡,指出現今臺灣檔案學教育之特色,包括跨領域課程和學程的設計、可與實務經驗結合的學習優勢,但另一方面也顯現許多有待加強之處,包括師資不足、檔案高階人員訓練僅有政大圖檔所且未有大學部的設立、檔案專業人員的培訓缺乏國內外檔案館之實習經驗等。經過回顧與討論,總結認為現今國內檔案有關機關高達四千餘所,亟需檔案專業人力支援,但礙於每年開放職缺的限額,就業市場無法彌補實際人力不足的情況,也影響檔案學教育的發展;此外,因師資較為不足,歷年來產出檔案專業之博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亦有稍微失衡的狀態。因此,希望透過此次的機會呼籲業界積極輔助國內檔案學教育及檔案專業人才的培育,提供實務經驗的學習資源和實習機會、進行學界和業界的合作,並認為圖檔學界必須推動課程的整合和招聘跨領域之專業師資,以訓練檔案高階人員具備多元化之專業能力。

【圖三、 專題演講「臺灣檔案學教育回顧與前瞻」由政大圖檔所胡歐蘭榮譽教授主持】

【圖四、政大圖檔所薛理桂教授專題演講「臺灣檔案學教育回顧與前瞻」】
主題演講第一場次之「檔案徵集與鑑定研究回顧」與「戰後臺灣檔案館管理出版與研究回顧」講座,分別以檔案徵集與鑑定主題相關文獻分析和戰後臺灣檔案館管理制度研究的歷史分析為討論重點。前者主要透過文獻分析法將歷年來和檔案徵集與鑑定相關研究主題的文獻與其研究項目分類,主要可分成徵集與移轉、鑑定、清理與銷毀三大主題。後者則偏向採用歷史分析,以分析歷史脈絡的方式,重現臺灣檔案管理研究的發展軌跡和因果關係,並點出現今檔案管理研究相對於大眾及其他領域學者仍顯疏離,乃是因檔案以往的密等機制所塑造出的印象。在兩場主題演講中,可發現檔案學大部分主題研究都與檔案實務機關有密切關聯,因此與會者在經過座談討論後共同提出數項建議,如檔案學的內涵具有跨領域和實務導向的優勢,因此學界與業界仍需再進一步的提升產學合作強度及學術能量,並進行跨領域及國際交流、善用既有的檔案素材等。

【圖五、第一場次研討議題「檔案徵集與鑑定研究回顧」與「戰後臺灣檔案館管理出版與研究回顧」由中研院臺史所謝國興所長(左)主持】

【圖六、王麗蕉主任代替林素甘副教授進行「檔案徵集與鑑定研究回顧」演講】

【圖七、吳宇凡博士候選人進行「戰後臺灣檔案館管理出版與研究回顧」演講】
主題演講第二場次之主題為「我國電子文書檔案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與「檔案編排描述與資訊系統研究回顧與展望」,在電子文件主題的研究分析中,講者首先說明臺灣電子檔案文書與電子化政府的發展脈絡和總體性成果,再輔以針對臺灣博碩士論文進行量化統計和文獻分析,得出臺灣當前相關主題的研究成果和趨勢,並與國際發展相較大致趨近同步,但仍需擴展跨領域的議題研究,如風險管理技術的相關探討,且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應正視即時通訊軟體之應用與發展、推動開放軟體使用、虛擬化及雲端儲存和應用、互動式檢索服務、整合業務核心資訊等議題。檔案編排描述資訊系統主題之相關研究部份,則專注於相關主題之文獻分析,透過檔案學領域相關主題文獻的分類,並輔以國內檔案環境的發展脈絡,得出檔案編排描述相關主題研究與國內檔案環境發展有密切合作關係,如國內推動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期間此議題的研究文獻產量達到了百篇以上,且政大圖檔所成立後亦為該主題之研究貢獻良多。從以上兩場講座中,與會者討論出電子文件的長期保存及檔案資訊系統研究的跨領域性質為當前相關主題研究的重要課題,亦為檔案學界與業界未來將共同面對的挑戰,因此務必進行此類主題的研究能量加強和跨領域專業的協助。

【圖八、第二場次研討議題為「我國電子文書檔案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以及「檔案編排描述與資訊系統研究回顧與展望」,並由蘇州大學檔案與電子政務系吳品財主任(左一)主持】

【圖九、林秋燕副局長進行「我國電子文書檔案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演講】

【圖十、陳慧娉博士候選人進行「檔案編排描述與資訊系統研究回顧與展望」演講】
主題演講第三場次,為「檔案應用與推廣研究回顧」及「檔案的史料出版研究回顧與芻議」講座,以檔案應用推廣和檔案史料出版研究為主題,分別以書目計量法與史料概念分類做為論述主軸。「檔案應用與推廣研究回顧」主要使用書目計量,進行量化的統整和主題分析,發現相關主題研究已有從檔案館實務移轉至社會利用的跨領域研究趨勢,研究主題包括:展覽規畫、利用教育、加值應用、相關制度及使用者研究等,具有可以發展許多新興議題的研究潛力,但在整體檔案學主題研究中,檔案應用研究文獻比例仍相對偏少;此外,檔案應用的研究計畫則以檔案機構之專案計畫為多,相對亦缺乏實證型研究,因此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加強檔案應用推廣主題的研究,以及促進產學合作。「檔案的史料出版研究回顧與芻議」講座則以檔案資料在史料領域中的應用方式做為基礎,回顧國內主要檔案典藏機構與研究單位的檔案型史料出版品形式與種類,可以了解檔案材料在國內學界的運用情況及其特殊的角色定位,以及檔案材料對於史學研究的重要性。而後透過與會者針對以上兩場講座的主題與回顧報告進行討論後,又從中延伸出檔案使用者對於檔案開放的需求和資訊隱私權之間的衝突議題,乃因個人隱私權的界線目前難有定論,勢將成為檔案典藏機構未來提供檔案應用服務最大的挑戰,目前我國檔案事業主管機關正研議對策,以因應日益嚴重的使用限制問題。

【圖十一、第三場次研討議題為「檔案應用與推廣研究回顧」及「檔案的史料出版研究回顧與芻議」,並由政大人文中心周惠民主任(左)主持。】

【圖十二、林巧敏副教授進行「檔案應用與推廣研究回顧」演講】

【圖十四、洪一梅博士進行「檔案的史料出版研究回顧與芻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