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0年起籌劃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現代中國
的形塑與區域安全」項下之「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為探索現代中國的歷史特殊性,檢視構成過程的多元因素,人文中心自99年5月起,於邁向頂尖大學「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現代中國的形塑與區域安全」計畫項下,規劃執行「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敦請中央研究院許倬雲院士擔任計畫總主持人,邀集各領域學者組成研究群,以其自身專精的議題作為切入途徑,試圖藉由跨學科對話的形式,梳理形塑現代中國的要因,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是難得一見的學界合作。
根據「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現代中國的形塑與區域安全」拔尖研究計畫的目標,「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是以提供總體計畫歷史縱深之基石為前提。據此,本中心聚集人文學科領域的校內外學者,從各自擅長的領域,剖析中國與亞洲地區的人文思想、社會組織、政治制度與國際關係之演變,及各領域或各群體在「現代中國」形塑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藉由一系列脈絡化的耙梳,討論中國與西方在觀念、制度、組織等各領域的互動,反思未來中國之於全球化的發展動向,在「現代中國的形塑」各議題上持續深耕。
103年至105年,計有9個研究團隊順利運作,分別是「史學脈絡下的中國史書寫:以唐宋變革議題為中心」、「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中國認同與現代國家的形成」、「現代中國宗教的形塑」、「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從影像看二十世紀中國」、「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外交的形塑」,以及在102年10月加入的「近代中國檔案管理之變遷與發展」。各研究團隊參與研究之學者,約有100餘人,其中帶領的研究生亦有30餘人,分屬於國內外50餘個學術單位,可收學術加乘之效。

「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研究團隊組織圖(105年12月)
經過5年多的研討交流,各研究團隊已有相當的默契與成果,在第二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即將完成階段性任務之際,於105年10月17日至22日,聯合九大研究團隊以「形塑中國」為名,舉辦為期一週的成果發表會,向各界展示團隊的研究所得。回顧既已積累之成果,擬集結對於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學術優勢,秉持作為跨領域整合平台的初衷,規劃以抗戰史與冷戰史為雙軸心議題,申請後續的整合型計畫,繼續未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