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頁 > 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 學術活動> [例會]2014.09.27「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九月例會暨研讀會
計畫簡介成員介紹學術活動
  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


[例會]2014.09.27「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九月例會暨研讀會
2015-01-14

芳明老師說明本次例會重點事項
由陳芳明老師所領導的「文學與藝術」團隊,在九月二十七號召開例行會議

陳芳明老師:謝謝各位老師今天來參加會議,我們這個團隊在現代中國形
塑這個
計劃裡面,算是生產力極高的。我必須謝謝各位老師這麼樣的支持,現在
由助理
說明一下今天討論的事情。

一、 助理報告《殖民地與都市》專書出版進度

助理:10月中出版社開完審議會議,10月底或11月初出版社一校完成,
再給各
位老師兩個禮拜期限做最後修改,最後回到出版社進行調整。約十二月中
出版

陳芳明老師:是每個老師都必須要再看過一次嗎?之前不是都修改過了
嗎?

劉正忠老師提議:縮短最後修改時間,只要確認排版就好,建議兩到三
天。

陳芳明老師表示同意,之後助理再與政大出版中心確認。

二、去年「近代史觀與公共性」研討會出書討論

助理:之前的「近代史觀與公共性」研討會,譽翔老師因為當時連續參與
兩場研
討會,是以在繁忙的情況下沒有在研討會上發表論文。是否要這次出書時
要補
上,讓「近代史觀與公共性」研討會專書可以有團隊全部八位老師的論
文。

陳芳明老師:郝老師若有相關的論文,再請她提供。

郝譽翔老師:我有一篇寫郁達夫的論文,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用。

陳芳明老師:連連看吧,之前他有來過台灣,他其實是受佐藤春夫影響很
大,
達夫就是日本名字。其實你就修改一下就好啦。

郝譽翔老師:我那篇是二○年代與達夫小說中的東京與上海。

陳芳明老師:可以用東亞近代性來試試看。

郝譽翔老師:我那篇的確是東亞現代性。

陳芳明老師:可以,你就前言後語改一下就可以了。

結論:「近代史觀與公共性」專書郝譽翔老師會補上一篇郁達夫的論文。

其餘各篇論文狀況:

王婉容老師:已投稿期刊,審查中

劉正忠老師:需要先行投稿到學術期刊,尚未投稿

王君琦老師:2013發表的文章會繼續發展,預計今年底會以英文投稿至國
外期
刊,中文的部分則可以直接提供給政大專書

崔末順老師:已投稿期刊,審查中

吳佩珍老師:去年論文,部分以日文改寫者已出版,中文部分預定9月投
稿國內
中文期刊

邱雅芳老師:已投稿期刊並被接受,可直接收錄專書

紀大偉老師:已投稿期刊並被接受,可直接收錄專書

三、十二月研討會主題討論

(1) 十二月研討會主題名稱因為團隊發表論文涉及領域頗為廣泛,
再由陳
芳明老師命名,日期由在場各位老師同意下,訂於2014年12月19日(禮

五)。

(2) 各場次主持人由陳芳明老師決定。

(3) 會議發表時段先由計畫助理詢問與談人和發表人,統整後再與
老師們
確認。

(4) 各老師的發表論文題目:

王婉容老師:〈台灣戲劇在社區實踐的公民藝術行動方案對現代性的美學
反叛和
社會反轉〉

吳佩珍老師:〈日本占領下的上海與女性議題--從日方宣傳誌與女性雜
誌《女
聲》的讀者欄來看--〉

劉正忠老師:〈潛流、轉化與新生:「中國現代詩」在台灣〉

王君琦老師:〈台語電影中的域外想像〉

邱雅芳老師:〈生命史的潛主題:聶華苓三生影像中的父親身影〉

紀大偉老師:〈翻譯「性主體」:199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同性戀〉

郝譽翔老師:目前題目未定,研究主題大致為一九二○年代的上海作家,
主軸在
蔣光慈、茅盾、巴金、丁玲等作家的上海城市書寫的區塊。

崔末順老師:目前題目未定,試圖從戰後初期(1945~1949)的雜誌來觀察
文化
場域的形成,大致就是圍繞在戰後初期的文化主題上。

四、確認下次例會日期

下次例會訂於11/8或11/15,助理將統計兩個週六各位老師方便出席的人
數。
出席老師認真思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