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華北水上人的儀式劇端鼓腔:以微山湖船民為中心
林敬智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專長:華人民間信仰、環境史、文化史、數位人文學
分享針對位於山東西南邊,江蘇北邊,還以一部份在安徽北邊的微山湖,沿著運河兩岸
一群生活在水邊人--也就是所謂連家船的水上儀式劇所作的田野調查結果.
在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影響之下,這群人形成一群水上難民,他們如何保存他們的文
化和傳統,如何生存是關切的焦點.他們與陸地上的人的生活方式又會有什麼樣的不
同.生存環境會如何的影響文化內容.人類應該如何的調整,來因應環境的改變.環境
又是如重新形塑信仰的形式與內容.
明代以來,在山東一帶形成湖泊,這些人選擇生活在水上,與水同住.而非逃離家園.
因此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民俗與宗教信仰也隨之改變.這群人靠捕魚維生,財富
的累積有限.因為不斷的移動,大部分的人民無法受教育而成為文盲,唯有懂得儀式的
的人識字.但是也因為政府沒有戶籍資料而享有免稅的待遇,也無須服勞役.但是在水
上,這群人在沒有地方可以建立共同宗祠的狀況之下,他們靠著同一個宗族的人,每五
年相約相聚在同一個地方,進行為期四天四夜的續家譜與祭祖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