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頁 > 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 學術活動> 99年6月18日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會議
計畫簡介成員介紹學術活動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


99年6月18日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會議
2012-09-11
簡述本組成員未來研究主題,作為與許倬雲院士、張廣達院士討論的題材。

呂紹理老師提出使用標準時間制是世界範圍的生活規律改變,並認為研究新時間制使用的地域擴大以及不同社群相異的時間運作模式互動,觀察其中調適與衝突,進而透析現代中國形成中的日常生活經驗。苗延威老師提出藉由反纏足運動研究,觀察國家政權如何與地方互動以及侵入傳統父家長控制的女性身體,女體受到國家規訓及進入公領域討論,並對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反纏足運動加以比較。陳元朋老師則提出現代中國西式飲食傳入對傳統中國飲食文化影響,在禮儀、烹調、菜色、消費現象各方面進行觀察。劉季倫老師提出國家對人民身體的暴力施展問題,如軍隊、警察的介入以及各族群間的衝突。楊瑞松老師提出以意符、社會網絡、政治網絡觀察現代中國國族想像的形塑。
  許倬雲院士針對上述議題,認為應可從現代化的兩個力量:都市化與商業化的脈絡觀察。中國處於被動且不自覺的現代化下發生轉變,與傳統文化之間發生調適與衝突,而展現出各種不同的結果,在傳統文化強的地域及領域反映出來的變化與其他地方不同,此外亦須注意社會傳播網絡對「現代形象」傳佈而造成的差異。接著是論及在日常生活領域中國家權力的問題,探討國家結構、權力運用與分佈等問題,擴大議題連結。許倬雲院士建議以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角度討論現代中國日常生活的轉變,認為網絡中的核心與分支相互扭轉與轉向,社會學習模仿的對象發生轉變,形塑社會風氣,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並建議在社會傳播網絡方面應該探討中國交通線與城市文化(urban culture)的關係。
張廣達院士建議應該將議題擴大到「生活社會學」領域,探究日常生活的變化如何影響巨觀社會,特別是飲食改變對現代中國人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