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頁 > 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學術活動> [例會]2016.03.06 蔡偉傑博士生演講:「清朝的情報蒐集與邊疆政策的轉型:從Matthew Mosca 的近作談起」
計畫簡介成員介紹學術活動
  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例會]2016.03.06 蔡偉傑博士生演講:「清朝的情報蒐集與邊疆政策的轉型:從Matthew Mosca 的近作談起」
2016-03-04
日期:105年03月06日 (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二樓人文中心會議室

本團隊將於105年03月06年(日)下午兩點,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資料中心二樓人文中心會議室,邀請蔡偉傑博士生進行演講;演講主題為:「清朝的情報蒐集與邊疆政策的轉型:從Mattew Mosca的近作談起」(“Transformation of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and Frontier Policy in Qing China”)。

本次演講主題將會圍繞在Mattew W. Mosca於2013年出版之專書:《From Frontier Policy to Foreign Policy─The Question of In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opolitics in Qing China》(《從邊疆政策到外交政策: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變》)來進行評析與討論。

※演講摘要
自1990年代初起發軔的美國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作為一個比較鬆散的學派,近年來受到頗多關注。然而焦點主要放在第一代的新清史學者如Pamela K. Crossley 與 Mark C. Elliott 等人身上,而忽略了新清史自身的新發展。特別是第一代學者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日漸嶄露頭角。而在這些第二代學者中,Mattew W. Mosca(馬世嘉)博士2013年出版的新書《從邊疆政策到外交政策: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變》正是所謂「新清史2.0」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於2008年或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聯合學程博士,師承Philip A. Kuhn、Mark C. Elliott 與 Peter C. Perdue 。後曾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香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現任美國維吉尼亞州威廉與瑪莉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歷史系助理教授。其研究興趣包括了中國與內陸亞洲史,主要關注大清帝國的對外關係以及清代地理與史學思想史。

本書所處理的兩大問題:1)自1750至1860年間,清朝皇帝、官員與學者們如何看待大英帝國勢力在印度的崛起? 2)對此一局勢的了解又如何影響清朝政策以便維護自身安全? 本書鑑別了發生在這段期間的兩個主要變遷:一是清朝政府在對外政策上存在從多元化的邊疆政策過渡到一元化的外交政策;二是清帝國內部的資訊接序的變遷──即邊疆相關資訊從初期由中央內廷獨佔到後來在地方官員學者間得以自由流通的情況。清帝國並非用政策上的差異來區分不同的邊疆,而是帝國自身對威脅的感受主導了外交政策的選擇。基本上清朝在18世紀中葉平定準噶爾後,就認為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本書將新清史討論的時段擴展到1800年以後至鴉片戰爭前後的清史。同時透過分析多語種的檔案與資料,從清帝國的路疆與海疆資訊蒐集與理解的角度來討論清朝的對外關係,在討論視野、議題與時代上都有所突破。因此本書可以說是2013年最重要的美國新清史代表作,對於中國史、內亞史與世界史研究者來說,具有重要啟發性。

(本摘要節錄引用自 蔡偉傑,〈書評:Mattew W. Mosca著《從邊將政策到外交政策: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變》〉,2014年)


※講者簡介
蔡偉傑博士生,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候選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培育學員,同時亦為本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