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English ] 
 
 
中心訊息
最新消息
關於中心
組織章程
出版品
專書
中國遠征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計畫
計畫介紹
107年學術活動
108年學術活動
成果發表會
中國文明的體與用研究計畫
易數藝術:商道與史識的對話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編校出版計畫
計畫介紹
新書發表會
事略大講堂
尋求歷史座標點計畫
計畫介紹
104年學術活動
105年學術活動
106年學術活動
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計畫介紹
史學現代脈絡下的中國史書寫──以唐宋變革議題為中心
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中國認同與現代國家的形成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
現代中國宗教的形塑
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
明清中國社會變遷與其當代遺產
從影像看二十世紀中國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的形塑
現代中國與國際體系
近代中國檔案管理之變遷與發展
短期研訪學人
現代中國的形塑:成果發表系列活動
《中華民國發展史》撰寫計畫
研究團隊
計畫介紹
學術發展
政治與法制
經濟發展
社會發展
文學與藝術
教育與文化
廣宣活動
學術會議
中華民國發展史大事記
書寫你我小故事‧刻畫百年大歷史
中國近現代資料檔案中心
介紹
中華救助總會檔案
蔣中正先生講座
活動緣起
102年
103年
關鍵年代系列工作坊
難忘的關鍵年代:1945-1949
八二三砲戰
故宮文物南遷
黃金檔案──1949年黃金運臺解密
政大八十八週年校慶活動
中華救助總會數位檔案資料庫啟用典禮暨座談會
國際冷戰研究團隊籌組工作坊
摶風講座
「現代中國的形塑」人文通識
課程介紹
課程預錄影片
合作交流
學術單位
學術網站連結
近現代史中外文網站
聯絡我們
聯絡資訊
所在位置 首頁 >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編校出版計畫> 新書發表會> 104年> 見證歷史 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新書發表會
104年105年111年
新書發表會


見證歷史 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新書發表會
2022-06-20


人文中心於6月16日舉辦「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新書發表會」,將歷時7年編校過程,成書42冊的《事略稿本》編校本,正式對外發表。

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新書發表會。

中心自2015年起推動「《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編校出版計畫」,經國史館授權,與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合作,邀集專門領域的學者,對《事略稿本》進行文字辨識與繕打勘誤,更整理補充闕漏之年分,分三期進行編校出版作業。陸續於2016年出版「抗日戰爭時期之蔣介石先生」13冊;2018年出版「國共內戰時期之蔣介石先生」8冊;第三期「抗日戰爭前之蔣介石先生」21冊亦將出版,集結為「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

新書發表會由中心主任藍適齊教授主持。

配合防疫,活動以視訊模式召開。邀集長期支持與多方協助編校計畫的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美國華美醫學基金會主席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所長核心委員會委員李摩西、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以及本校副校長王文杰錄製致詞影片。馬前總統特別肯定《事略稿本》編校本的歷史價值,期許「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能夠在中國現代史研究領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致詞貴賓對於叢書的出版,都給予了正面的評價。

馬英九前總統特別錄製致詞影片,肯定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的史料價值與出版意義。

支持編校出版計畫的李摩西博士,感謝各合作單位及參與的專家學者。

發表會也同時請到參與計畫的專家學者,以及從事相關議題的學界同儕,由個人研究經驗及專精課題為切入點,就《事略稿本》編校本的內容、價值與應用,發表高見並共同研討,增益叢書的學術深度與廣度。規劃了三個場次,第一場次由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林桶法主持並與談,由本校歷史學系兼任教授劉維開與周惠民,分別由《事略稿本》的原始檔案、編校出版計畫的執行過程,以及《事略稿本》編校本的學術價值詳加闡述。

劉維開教授說明《事略稿本》的來源、編撰過程及研究應用。

周惠民教授講述編校出版計畫之緣由與成果。

第二場次則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張力主持,以《事略稿本》及相關檔案史料研究應用分享為主題,請到5位海內外學者,現身說法。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曾任國史館纂修,由財經史、佛教史的視角,說明史料的運用;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應俊豪,從外交史、國際關係的角度,舉1934至1935年間,蔣中正對剿共及日本侵略的看法為例;美國聖羅倫斯大學政治系教授黃倩茹(Grace Huang),其於2021年出版Chiang Kai-shek’s Politics of Shame: Leadership, Legac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hina,聚焦討論蔣中正的「雪恥」之道(Politics of Shame),旁及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陳紅民,提出《事略稿本》同時具有一手史料與二手史料的特殊性質,並分享長年使用的經驗,如撰成〈蔣介石與1934年浙江旱災救濟〉專文;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院教授段瑞聰,2021年出版了《蒋介石の戦時外交と戦後構想──1941-1971》(《蔣介石的戰時外交與戰後構想(1941-1971)》),此次以發生於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為例,介紹檔案的使用及解讀。這個場次,讓與聽者充分了解檔案史料應用於學術研究的具體途徑。

黃倩茹教授論述自濟南慘案後,蔣中正開始「雪恥」之道。

陳紅民教授以蔣中正對浙江旱災與救濟的研究為例進行分析。

段瑞聰教授長年研究蔣中正的外交理念,分享自身治學經驗。

最後由中心主任歷史學系副教授藍適齊主持,邀請在編校出版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悉心戮力,貢獻尤多的周惠民教授、劉維開教授與林桶法教授共同與談。對於經過勘誤、補正後的《事略稿本》編校本,林桶法教授也指出,希望日後學界研究者能多加使用並引註編校本的內容,將更有學術價值。三位學者也不約而同對此後進一步朝向檔案資料數位化的開展,提出建言並寄予厚望。中心主任藍適齊教授,回應人文中心將持續推動民國史檔案資料的整理,並開創更多相關的研究課題,期能引起學界和社會對於中國近現代史的關注。

由藍適齊主任主持,周惠民教授、劉維開教授、林桶法教授,共同討論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之加值與應用。

「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這套書,不僅是蔣中正個人前半生的珍貴史料,同時也是國民政府遷臺前的重要紀錄,兼容了個人小歷史與世局大歷史的關鍵讀本。為推廣叢書並普及史識,也在中心的臉書粉絲專頁臉書粉絲專頁,規劃相關子題:事略大講堂影片,邀請名師開講事略琳琅;圖解事略小學堂,以圖代文簡明表意;奇文異史專欄,闡述課本之外的大眾史學。由多元途徑,讓《事略稿本》編校本進入眾人視野,訂購資訊亦於會後公告於中心網站

最後,全程參與發表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特別提出在百年前的6月16日,孫中山先生於廣州蒙難,因而在兩年後,指示蔣中正籌辦黃埔軍校,蔣同時也成為了創校校長。而在百年後的今天,「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在同樣是由蔣中正創校的政治大學,舉辦新書發表會,也是一場歷史機緣。

今天的發表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也是另一個新開端。

金以林副所長表示希望日後能與人文中心合作,推展中國近現代史檔案資料。

線上與會學人合影。

 

亦見刊於政大校園新聞

 

 

‧TEL: (02)2939-3091#80611 ‧FAX: (02)2938-7803 E-Mail:sthv@nccu.edu.tw 地址:11605台北市指南路2段64號政治大學社資中心二樓
NO.64,Sec.2,ZhiNan Rd.,Wenshan District,Taipei City 11605,Taiwan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