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公告
人文中心2019年度之工作規劃,接續上年度執行的研究計畫,集中在「中國遠征軍與第二世界大戰研究計畫」、「冷戰時期的中華民國國際地位研究計畫」的推展,並賡續進行「《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編校出版計畫」的第三階段的出版進程,並以長期累積的中國近現代史能量為亮點,吸引外單位共同合作辦理學術活動,未來亦將會持續推動跨領域之研究計畫,擴大人文中心與所屬團隊在學術社群的影響力。
今年度的工作內容,分以學術活動、專書出版及學人交流概述如下:
一、學術活動
2019年期間,計辦理3場學術研討會、3場工作坊、2門密集專題課程,以及2場研習營,茲簡要敘明。
(一)學術研討會
1、人文中心與所屬「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團隊主辦;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協辦之「恐慌與不安下的中國外交研討會」,1月25日假本校電子計算機中心一樓會議廳舉行。會議分為四個場次,論析在秩序變遷、戰爭時代、另類模式與動蕩之後各階段,中國處理外交事務所遭遇的實際狀況及歷史經驗。試圖從近代歷史中,找尋某些也處於同樣恐懼與不安的議題或個案,以史為鏡、鑑往知來,或可作為當下之解方。

2、2019年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70週年,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與人文中心,特於5月18至19日在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聯合主辦「困境與重生:中華民國政府遷臺70週年學術研討會」。為期一天半的議程,規劃有重回一九四九論壇,邀請親歷大時代洪流的學者專家,以個人的小歷史扣合外在的大歷史,再現當時歷史脈絡與政治局勢;並邀集兩岸三地之代表學者,以座談的形式回顧一九四九時代背景下的抉擇及影響;另有4個場次計11篇的論文發表,分別從軍事作戰、政治外交、經濟文化、政策制度等面向,探究中華民國如何突破困境、逆境重生的過程;最後安排1場總結論壇,析論推動歷史巨輪的轉折關鍵。

3、7月27至28日假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辦「中國遠征軍與中緬印戰區學術研討會」,展現「中國遠征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計畫」第二年度的執行成果。以中國遠征軍對戰的歷史發生地──中緬印戰區為核心,延續第一年累積的研討成果,進一步擴展論述議題及探究面向。一天半的議程計發表18篇專論,並規劃兩場交流座談。開幕式特別邀請到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到場致詞,並且廣邀相關領域學人與會研討,期增益學術社群對中國遠征軍議題的重視。本計畫預計在109年7月舉行階段性的成果發表,將各研究團隊的學研所得,以專書出版、座談交流等形式發布,現正研議進行中。

(二)遠征軍工作坊
分別在5月25日、6月1日、6月28日舉辦三場工作坊,凝聚各研究團隊主題意識並交流所得,期能在7月的研討會呈現更具體的計畫成果。前兩場工作坊聚焦的主題分別是:情報傳遞,以及遠征軍與駐印軍、記憶圖像;6月28日則是邀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代表與會交流,一方面介紹該檔館所藏之中國遠征軍相關史料,另方面與計畫成員討論檔案的運用及加值,希冀促進兩岸學術交流,並還原更完整的中國遠征軍史事,使本計畫的研究面向越趨完善。

(三)專題課程
1、「中國遠征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計畫」開設專題課程,期以短期密集的主題授課,使研究與教學共好。規劃在暑假期間,由甫自本校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退休的邵銘煌教授,以「老照片解讀與書寫」為題,自8月2日至8月30日的每週五密集授課,課後報告經修訂後送交審議,並排入出版進程。
2、11月15日起至12月20日的每週五,「中國遠征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計畫」與科技部補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惠芬擔任子計畫主持人之「歷史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合作開設「歷史記憶與書寫研讀班」。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侯嘉星主講,面向跨系所、跨院校的同學,以日記、回憶錄與口述訪談等新出史料,探討歷史記憶的虛實關係,及蘊涵其間的認同和想像。第一期課程圓滿結束後,預計於2021年開辦第二期,採兩日工作坊型態的密集授課,邀請國內以日記研究戰爭與歷史記憶的學者及具有口述訪談與出版實務之專家開講。期引起同學對歷史記憶、史料研讀的興趣,能以更宏觀的視野,看待過往的歷史經驗。

(四)研習營
1、人文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於9月26日至10月3日,共同辦理「2019歷史與文獻研習營」。由人大歷史學院選拔優秀學生參加,邀請校內外的文史領域學者,就各自的專長進行專題講演。時序涵涉古今中外,內容兼集微觀與宏觀,相應課程內容亦規劃實際參訪檔館單位,深化移地教學的旨趣,並促進兩岸高校之良性交流。

2、10月13日至11月8日,人文中心賡續辦理「兩岸人文社會研習營」,這是本中心自105年起規劃的第五梯次中文研修課程。在每次營期結束後,針對學員的反饋意見,一再改善課程安排,期更為貼近「沉浸式教學」的目標。透過上午專業授課、下午議題討論、實地參訪或文化體驗,讓學習語言不再是紙上作業,而是寓於生活,進而更上一層樓。
二、專書出版
(一) 賡續出版人文中心主辦之學術活動的會後集結,以及「現代中國的形塑」各研究團隊的學思所成。上半年出版《近代中國國際合作面面觀》、《華人宗教與國族主義》。另有《跨界東亞:現代性及其轉化》已進入清樣階段、《日記中的蔣介石》、《政權交替與外交轉型》、《影像‧紀錄(動態影像篇)》刻正校稿作業,期能夠將「政大人文系列叢書」穩定發展為人文學科的指標出版品。
(二)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編校出版計畫」前兩批的具體成果,已分別編校出版為13冊的「抗日戰爭時期之蔣介石先生」,以及8冊的「國共内戰時期之蔣介石先生」。現正進行第三階段的出版規劃,將民國十六年至二十五年之事略稿本手稿版進行編校,已完成初稿打字,待正式問世後將會成為學界學人與社會大眾,瞭解中國近現代史的關鍵讀本,嘉惠學界也提升本校的研究能量。
三、學人交流
今年度計有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會、上海市靜安區檔案學會等4個單位、24位學人蒞訪本中心;並有6位陸籍學人到校進行研究(詳參附表)。人文中心未來亦會持續深化與拓展學人交流的途徑。
2019年人文中心駐點學人研究日程表
|
姓 名
|
學 校
|
職 稱
|
來臺日期
|
離臺日期
|
王 琛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
本科生
|
2019/03/01
|
2019/04/30
|
張 超
|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
博士研究生
|
2019/03/13
|
2019/05/27
|
陳海洋
|
上海師範大學
|
碩士研究生
|
2019/04/01
|
2019/06/30
|
郭 洋
|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
博士研究生
|
2019/07/01
|
2019/07/31
|
許 浩
|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
博士研究生
|
2019/09/01
|
2019/11/30
|
李沛霖
|
南京郵電大學馬克斯主義學院
|
副教授
|
2019/09/01
|
2019/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