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陳誠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亞太科學技術協會
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
歷史人物與時代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代中國變亂紛乘,亦造就出許多重要人物獨領風騷,如孫中山、蔣中正、毛澤東與周恩來等人,藉由人物研究或有助於吾人準確掌握時代脈動。其中,曾在現代中國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陳誠,仍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尚待研究者深入探索。
陳誠,浙江省青田縣人,生於1898年,卒於1965年,享年67歲。1922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擔任砲兵教官;1926年,北伐之際,出任總司令部參謀、團長、師長等職,逐漸嶄露頭角。其後,領軍征戰各地,深獲蔣中正器重,素有「小委員長」之稱。國共內戰期間,陳誠在東北地區與共軍周旋,後因胃出血,經手術後,於1948年10月來台修養。1948年12月30日,受命為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主政期間,陳誠除實施戒嚴、入境管制外,整頓公營事業、推行計劃教育、推動地方自治、改革幣制、發行新台幣、推動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開啟了日後台灣民主政治及工業化經濟起飛基礎工作。1950年,陳誠獲蔣中正提名,接任行政院院長。1954年,更當選中華民國第二任副總統。1958年曾二度接任行政院院長,直至1963年,因病請辭。1960年,連任第三任副總統。
回顧陳誠生平,早年投身軍旅,親身參與多場重大戰役。晚年,在台推行各項社會、經濟改革,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建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是故,論及現代中國歷史發展,陳誠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容忽視。目前國史館已有「陳誠副總統文物」,收藏有關陳誠的相關文物史料,此外,陳誠的回憶錄、書信集、從軍、從政史料業已編輯出版,可供研究者進行各項學術研究。民國104年3月5日適逢陳誠逝世50周年,在如此深具意義的時刻,舉辦一系列的相關活動以茲紀念。包含3/5的學術研討會、3/5~3/26的文物特展、3/6的專題演講、3/17的座談會,藉由各學術活動,匯集各方學者,從軍事、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多重面向,探討陳誠在現代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力;同時開展的文物特展,則讓更多人親睹一代人物的風采遺韻,重新還原陳誠的歷史樣貌,以期更加貼近陳誠的生命歷程與時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