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二十時,日本宣布投降文告與廣播。十一日晨,美總統電商接受對日投
降覆文,同意其建議。此為八年來最大之事件也,本週實為世界最大之紀念
週也。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東京時間中午十二點,日本放送協會(NHK)向日本民眾播送昭和天皇前一夜錄製的「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各點要求,以收拾殘局。中、美、英、蘇四強領導的同盟國陣營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勝利。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蔣介石隨即於七月十七日發表「廬山聲明」,表明抗戰守土決心,中華民族開始對日浴血抗戰。民國三十年底,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加入戰局,亞洲太平洋與歐洲的戰事合流,中國也與英、美等國並肩作戰,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單獨對日奮鬥四年,讓日本無法如其所願,三月亡華,於西伯利亞與德國會師。
抗戰期間,中華民國遍地烽火,除面對日本侵略,也必須處理蘇聯不斷蠶食,只能寄望國家領導中心不懷憂喪志,且要力挽狂瀾。抗戰期間,蔣介石信念堅定,領導國家行過荊棘,迎來最終勝利,中華民國也躋身世界強國之林,得以針對國際事務發言。
抗戰期間,蔣介石宵旰殷憂,處理萬機之餘,仍能逐日登載所見所思,其侍從人員也據之編寫成《事略稿本》,除引用蔣介石日記外,更大量參酌其反省錄、講演詞、函電、公文、重要外交會談和條約內容等,將諸般過程,完整登錄,誠為現代人認識當時國內外局勢,檢討政治得失的重要依據。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為推動歷史研究,整理史料出版,以利讀者研究,特與國史館協商,取得八年抗戰期間之《事略稿本》之出版授權。奉化李摩西先生有志於蔣介石研究,特與中心共邀呂芳上、張力、劉維開、林桶法與王文隆等知名學者,組成委員會,先將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抗戰期間之《事略稿本》重新編印校讎,多位學者協助審定,並恢復其《民國某年之蔣介石先生》之原名。惟國史館出版的《事略稿本》闕民國二十六年七至十二月份和民國二十八年全年之《事略稿本》,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特與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合作,整理原闕年份之底稿檔案,繕打校對,一併出版,以利中國現代史研究。付梓之際,特簡述經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