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心訊】為紀念七七盧溝橋全面抗戰爆發八十週年,人文中心與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於7月7-8日合作舉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以「遠征軍與亞洲戰場」及「戰爭的圖像與記憶」作為會議主題,將對日抗戰放在二次大戰及世界史的脈絡下,析論我國對日抗戰對世界局勢的貢獻。
會中特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中國國民黨代主席林政則,及本校校長周行一致開幕詞,前副總統吳敦義先生亦到場與會。馬前總統致詞中指出我國對日抗戰,對二次大戰盟軍的勝利與戰後世界和平與秩序重塑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不應是「被遺忘的盟友」。他同時點明,「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吾人都應記取歷史教訓,而不忘歷史真相。透過對七七事變的紀念與抗戰史的研究,期能不再重蹈歷史覆轍,共同維持區域安定與世界和平。
馬前總統致開幕詞,期維持區域安定與世界和平。(照片提供:人文中心)
會議開始,由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與美國智庫太平洋國際政策理事會常務理事劉偉民,首先進行專題演講。張玉法以「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史的幾個重要議題」為講題,提出3個從事抗戰史研究的重要議題,作為日後學界深入研究的初步線索。這些議題分別是:1.二次世界大戰與中國抗日戰爭中的蘇俄和中共因素;2.中國抗日戰爭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3.十四年抗戰?還是八年抗戰?張院士更明確地指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是政府領導人民所從事的戰爭,不是少數私人可以代表國家的戰爭。」因此,他認為對日抗戰當始於1937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而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
張玉法指出七七事變正是全面抗戰的開端、八年抗戰的起點。(照片提供:人文中心)
劉偉民則以「歷史的真相會消失嗎?」為題,細述我國抗戰期間開赴滇緬印等地作戰的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率團奮戰,拯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部隊,締造仁安羌大捷。此英勇事蹟是「真正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戰役,也說明了中國遠征軍在對日抗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貢獻,是改變我國國際地位的關鍵契機之一。向往研究抗戰史議題的討論會,鮮有以此為主題深究,本次大會第一天的論文發表與研討,即以「遠征軍與亞洲戰場」為討論重點,希冀擴大抗戰史研究的範疇。
劉偉民細述滇緬遠征軍的事跡,是改變我國國際地位的契機。(照片提供:人文中心)
第二天會議由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豐正致開幕詞,藉由「追求合作、紀念和平」的八字箴言,緬懷抗戰八十。會議開始後分別以「檔案與抗戰研究」及「抗戰時期的國軍」為主題,進行圓桌論壇與專題討論。透過檔案、史料、圖像、影音等多元形式的史料素材與媒介,介紹抗戰史實,讓抗戰史研究更加立體化,並凸顯歷史研究的前瞻性。
兩天會期發表12篇論文,近二百餘人與會,研討成效甚佳。(照片提供:人文中心)
兩場次論文以「戰爭中的影像」與「戰爭中的社會」為主軸,與會學人藉由新史料、新媒介作為論文的討論內容或引用素材,因應數位人文潮流下的抗戰史研究動向。兩天會期合計發表12篇論文,與會人數近二百餘人,研討成效甚佳,再次展現了本校於中國近現代史領域的影響力。人文中心亦將朝國內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指標單位邁進,刻正執行多項學術專案,期進一步反饋學界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