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頁 > 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 學術活動> 99年11月26日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會議
計畫簡介成員介紹學術活動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


99年11月26日 形塑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會議
2012-09-19
此次會議請楊瑞松老師報告「東亞病夫」此一辭彙在20世紀初之意涵,並請李侑儒博士生報告鐘樓與近代中國城市報時系統之演變。

關於「東亞病夫」此一辭彙在20世紀初之意涵,如梁啟超曾明確地把此辭彙自政治上指國家政府,轉換到指個人身體,或擴充到全體國民。這幾年談到此詞,則較多從受害意識出發,強化「東亞病夫」作為民族敵視外國動員的語彙。緣何致「病」?可分為內部病源論與外部病源論兩說。前者包括如梁啟超、張之洞,他們認為病因有重文輕武的傳統價值、早婚、吸食鴉片之生活習慣等。後者則認為病因在於西方之壓迫,包括強行輸入鴉片,迫使中國人吸食成癮。唯實際上,當時西方在華傳教士多有認為中國人身體強健者。其中之外部病源論至今仍為主流論述。
西式鐘樓是於明末由利瑪竇傳入。中國城市中的西式鐘樓,多為19世紀中葉西方人所建。當時中國許多通商口岸都有鐘樓。除官方鐘樓,亦有非官方鐘樓,象徵各組織內部的時間規範,各組織內部之活動即必須跟著鐘聲,如到銀行辦事、乘坐火車、去跑馬場賭錢等。傳統鐘樓或加蓋西式鐘樓,或轉為娛樂場所。因鐘聲改變,城市居民對鐘聲與鐘樓之認知與感官便不同,亦為其共同記憶。